我的地大!  - 地大北京BBS

 找回密码
 申请帐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65|回复: 0

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现状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4 17: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中国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土地利用程度主要反映土地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一般用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土地垦殖指数来反映。中国是世界上农业开发利用最早的国家之一,经过长期的开发利用,土地利用程度已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但由于面积广大,区域差异明显,不同区域土地利用程度各不相同。利用反映土地利用程度重要标志的土地垦殖率对中国土地利用程度分析表明:目前土地垦殖率为14148%,稍高于世界平均土地垦殖率。由于中国各地宜农土地资源情况不同,各地区之间的垦殖率差别很大,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关中平原、汾河谷地等耕地高度集中地区,垦殖率较高,按县计算的垦殖率指数都在40%以上,这些地区是中国的重要粮、棉、油生产基地。而西南云贵高原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地区,由于受水分、热量条件和宜农土地资源的限制,加之受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耕地分散,垦殖率低,一般在20%以下;按垦殖率的大小将全国31个省市排序,垦殖率高的省市依次为江苏(53134%)、山东(50124%)、河南(49105%)、天津(47155%)、上海(46128%),以上省均位于平原或河流冲积扇区;垦殖率低的省份为西藏(0130%)、青海(0185%)、新疆(3144%)、内蒙古(6194%),全部位于中国西北干旱和青藏高寒区。
  土地资源垦殖率虽然能反映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但要全面地反映一个地区土地利用开发的综合程度,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比垦殖率更为理想。如图版Ñ图1,将中国土地利用程度指数从100)400分为8级,每一级赋一色值,从图版Ñ图1可以看出,土地利用程度指数\300的县市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地区,这是中国生态环境最好、宜农耕地最集中的地区,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在200以下的地区,集中分布在内蒙古西部、新疆、青海和西藏,均位于中国干旱和高寒区,生态环境条件恶劣,不宜人类居住的地区,是目前难以开发利用的地区。按土地利用程度指数的大小,将全国31个省市排序。土地利用程度高的是上海(303)、山东(301196)、江苏(296124)、天津(291136)、河南(284177),以上的省市均位于平原和河流冲积扇区。用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分析中国的
  土地利用现状,同用垦殖率分析的总体状况是一样的,但也有些明显的不一样,如按两套指标进行省市排序的顺序就看出,上海垦殖率不高,但利用程度却是最高的,它比江苏、山东有更大的建城面积和交通用地,所以其利用程度指数是最高的。
  如按综合指数图的分级方法进行汇总统计,如图版Ñ图1可以看出,中国土地利用程度\225的土地资源面为2620152km2,仅占全国的27148%,中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这些地区。中国大的粮、棉、油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土地利用程度\275以上的平原、盆地、河流冲积扇区,其土地资源总面积为862438km2,仅占全国土地资源面积的9105%,都是中国人口最集中、密度最大的地区,这些地区已处于高度开发利用区,其人口已接近或处于过载状态,故对这些地区应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好耕地,有计划地进行建城区开发,因为耕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这些地区是中国大的粮、棉基地。
  从中国土地覆盖分类模式的角度分析中国的土地利用,由图版Ñ图2可见,中国土地覆盖模式的一级分类就从大的空间格局上定型了中国土地覆盖的空间分布状况。耕地型的土地覆盖类型全部分布在中国东部:东北平原、黄淮平原、江汉平原、四川盆地及大江大河的冲积扇上;中国的林地型覆盖类型主要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及南方丘陵区;草地型及未用土地型几乎全部分布于中国西部干旱及半干旱区。将中国土地覆盖模式分类图版Ñ图2同中国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图版Ñ图1对比可以看出:虽然二幅图的生成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出发研究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状况的,但最后的结果却达到了殊途同归的目的,由两幅图的结果也可以验证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是土地资源的一体两面,是土地资源社会和自然属性的体现;由两幅图对比可以看出,土地利用程度大于275的地区是以耕地型和耕地复合型及建设用地复合型为主,土地利用程度大于200而小于275的地区,土地覆盖以林地及林地复合型及水域型和水域复合型为主,土地利用程度小于200的地区以未利用土地型及未利用土地复合型和草地型及草地复合型为主。
  由以上土地覆盖模式研究可以看出:中国耕地型及其复合型土地覆盖主要位于中国东部湿润的平原、盆地区,这里是中国人口密集、经济高度发达区,也是土地利用程度最高、人口压力最大的地区。
  2、中国土地覆盖现状分析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是相互为因,相互为果,土地利用导致土地覆盖的变化,土地覆盖的变化又影响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是土地资源社会和自然双重属性的体现;土地覆盖的现状是土地利用的结果,土地利用程度的大小就是土地覆盖现状的一种反映,区域性土地覆盖的现状就代表着一种土地利用程度和利用水平。
  (1)从土地利用的角度看*河*中*蟹*国的土地覆盖现状。中国总的土地资源为9533219.79km2,其中耕地为1380494.13km2,占整个土地资源面积的14148%;林地为2414715.67km2,占整个土地资源面积的25133%;草地为3091129.17km2,占整个土地资源面积的32142%;水域为353304.61km2,仅占土地资源面积的3171%;建设用地为369214.25km2,占土地资源总面积的3187%;未利用土地为1924361.96km2,占了土地资源面积的20119%。这种土地覆盖状况代表着中国总的土地利用程度指数为202的一种开发利用水平。从土地利用程度指数极限为400看,中国土地资源总的开发程度仅达开发极限的一半,如以202为一种土地覆盖状态,小于202的省仅有甘肃(189)、内蒙古(187)、青海(184)、西藏(173)、新疆(151),这5个省的土地覆盖以未利用土地为主。中国总共有未利用土地1924361.96km2,新疆占了46164%,西藏占了19123%,内蒙占了12198%,青海占了8140%,甘肃占了7132%,5个省就占了中国未利用土地的94157%。由此可以看出:以上5个省所在的中国西北和青藏高原区是中国土地资源开发程度最低的地区,人口密度最低、经济欠发达地区,因生态环境条件恶劣,对其开发利用中,尤其是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2)从中国植被分布的角度看*河*中*蟹*国土地覆盖。
  中国植被包括自然植被和农业植被两部分。按植被分类,每一类赋一色值,作成中国植被分布图。各植被类型的分布状况为:中国总的土地资源9533219.79km2中,自然植被覆盖占了72177%,无植被地段占7172%,水域湖泊占了0174%,农业植被覆盖仅占了18177%。农业植被覆盖地区,几乎全部位于中国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平原、盆地、河冲积扇区,是土地利用程度最高的地区。
  (3)从中国平均植被指数看*河*中*蟹*国土地覆盖的规律。植被指数是根据植被反射波段的特性计算出来的反映地表植被生长情况的间接指标,被广泛应用于植被覆盖的定量化研究。通过分析中国植被分布图和中国年均植被指数图可以看出:植被指数值的大小分布同中国植被类型分布密切相关。从植被指数图上可以看出,GVI[140的分界线同中国半湿润、半干旱的分界线几乎一致,也同中国400 mm等降水线几乎一致。GVI[130的分界线同半干旱和干旱区的分界线几乎一致,也同100 mm等降水线一致。以上的分界线的吻合并不是偶然的,是由中国植被的分布引起的,由中国植被分布图可以看出:以400 mm等降水线为界,此线以西为半干旱区,以草原和草甸分布为主,在干旱区植被分布以荒漠植被和无植被地段为主,因为植被的分布同降水是密切相关的,故GVI值的大小也明显地反映了中国大陆的水分空间分布格局。东部GVI值大于170的地区,均分布于云、贵、川的热带雨林和常绿阔叶林区及广西、广东、福建、浙江的丘陵亚*河*热*蟹*带常绿阔叶林及针叶区。从东北地区也可以看出GVI值的大小同植被分布的关系,在大小兴安岭及长白山地区是落叶阔叶及针叶林分布区,GVI值大于155,而东北三江平原区,是农业植被分布区,耕作制为一年一熟制,GVI值就在150以下,因为植被指数值的大小,是对地表植被情况的一种定量化表示,它的大小同自然植被的分布密切相关。前面也谈到,中国的森林、草原和荒漠的自然植被的分布由东南向西北变化的原因同距离太平洋远近所联系的大气湿度或降水量密切相关,故GVI值的大小也反映了中国大气湿度和降水量的这一分布格局,即GVI值同中国各地降水量的多少相关。按植被指数GVI的大小将中国31个省市排序同样可以看出,GVI值的大小同降水量及大气湿度密切相关。植被指数最高的省份全部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湿润亚*河*热*蟹*带地区,植被指数最小的地区也不例外地分布于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
  本文摘自《基于遥感和GIS的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现状研究》更多文献及空间地理信息数据请咨询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电话:010-84896208转898,QQ:8635485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申请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363号|地大北京BBS ( 京ICP备08104328号-16 )

GMT+8, 2024-5-3 07:07 , Processed in 0.03689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