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地大!  - 地大北京BBS

 找回密码
 申请帐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01|回复: 1

[出国留学] 寻找像孩童一般的学习状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 18: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4天的英国之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作为一名可以思考的大学生,我想这个问题是回顾北京新东方国际游学营经历时必须回答的。由于假期的其他活动安排,我没能报上大学生团,便和其他二十几位以初中生居多的"年轻人"一道参加了这个团。对于这一点,我的心中曾经是有些忐忑的,毕竟团队的平均年龄很小,团队的活动安排必须照顾到他们的需要。就比如赶地铁时,我们几个大学生要帮着老师一道招呼着年龄较小的孩子,这里并非抱怨,之所以说这些,是想表达所谓游览名胜和锻炼口语并不是我所认为的此行之最大收获,诚然14天内我们的确参访了不少的名胜古迹,也有不少的机会开口说英语(我就分别与伦敦眼里的游客、火车上的乘客、地铁里的志愿者以及寄宿家庭的诸位朋友聊天),但是,以此作为最大的收获,未免肤浅。
  现在看来,关于上面那个问题,我的答案是:游学的收获,在于一种学习的状态。
  也因为我是大学生,那种孩童一般的对身边一切事物的求知和好奇已经有些遥远了。书读得多了,信息面广了,仿佛觉得这个世界其实也不过如此。看到身边一些有趣的事物,比如地铁站里的拼贴画、公园里的翘翘板,也只是泯然一笑,好奇和兴奋都掩埋了,习惯性地装成一幅多识广的样子。遇到不懂的问题,也渐渐习惯了不开口提问,反正世间的知识浩如烟海,错过的问题也早已不止那一两个。
  然而游学路上,感觉完全不同,因为面对的一切都是新的,即使已经成年,即使是大学生,依然要像一个孩子一样从头学起。比如家庭里的浴室该怎么用,伦敦盘根错节的地铁图该怎么看,街头美味的pastry是哪里来的食物,BBQ sauce和salad sauce哪种比较合口,一点一滴,看似细节,其实可以逐渐积累出一种状态。具体表现是,第一天到达寄宿家庭时的我听不懂男主人的发音,也还在不住地点头,在脑子里艰难地猜测,而后来的对话中,我会挑出他们口中我所不知道的单词,请他们拼写出来供我查阅;后来几天路过Charing Cross、Waterloo等著名的车站时,我就尽可能地向导游讨教这些地区的历史故事;我们都会学着当地人在电梯的右侧站立,在地铁上读报纸,把"sorry"和"thank you"挂在嘴边。
  寄宿家庭中,女主人Sue一直管另一个年纪最小的中国孩子叫"the Baby"。有一夜在寄宿家庭聊天时,她解释到:"He is totally disoriented, it's his first time being here, he's got no idea about what to do, what not to do, just like a baby."说起来,disoriented,似乎也是一种不错的状态,异国的语言、历史、文化、人情,一切充满了新鲜感,心里也像baby一样自然而然的对学习的渴望。 我对Sue坦诚道:"So am I, actually, but it feels good!"
  经过漫长的旅途,回到地球的这一端,我发现似乎世界变得有趣了。但愿这种孩童一般的学习状态,能够继续陪伴着我。若是如此,那么此次游学,真可谓不虚此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 21: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抓得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习也需要开眼看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申请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363号|地大北京BBS ( 京ICP备08104328号-16 )

GMT+8, 2025-5-15 20:13 , Processed in 0.03743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